2 結果與討論
2.1 綠茶萃取液pH值與吸光度的關系
調節(jié)濃度為10g/L和12.5g/L萃取液的pH值,測試它們的吸光度,結果見圖1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萃取液濃度高吸光度大,但在pH值< 7的范圍內變化規(guī)律基本相同,pH值>7后,濃度高吸光度增加地快。這可能因為茶色素主要為多酚類物質的混合物,其電離常數Pka在7.5~ 9.5之間,在水溶液中發(fā)生電離,pH>7以上,pH 值升高,其電離程度加大,從而造成溶液顏色增深,使萃取液的吸光度增大。
2.2 染色條件與k/s值的關系
2.2.1 染液pH值對k/s 值的影響
在常溫常壓和高溫高壓兩種條件下對滌綸織物染色,測試不同pH值的條件下,染色織物的k/s值,結果如圖 2、3所示。由圖可知,媒染劑不同, k/s 值隨P H值變化的規(guī)律不同。Fe²+ 為媒染劑時,k/s 值隨pH值的變化近似為拱形,高溫高壓染色條件下pH值為7時k/s值為最大值,常溫常壓染色條件下pH值為7.5時k/s值為最大值;sn²+為媒染劑時,高溫高壓染色條件下k/s 值隨pH值的升高而下降,常壓染色pH值3~5時K/S值有緩慢的上升,PH值大于5后,k/s值下降。因為茶色素在水溶液中發(fā)生電離,受溫度的影響,高溫高壓時pH> 7,常壓時pH>7.5,其電離程度加大,呈負離子性,而滌綸纖維在堿性溶液中也呈負電性,因此使色素的上染量降低,兩種媒染劑染色織物的k/s值都下降,染色深度隨之降低。
還可以看出,媒染劑的選擇對染色深度影響很大,在同樣的染色條件下,FeSO4 媒染織物的K/S值比SnCI 2媒染的高,說明Fe²+ 作媒染劑可得到更深的顏色。可能是Fe²+和sn²+作媒染劑與茶色素的絡合形式不同,對色素的顏色的影響也不同。
比較圖l和圖2、3可以看出,染液顏色和pH的關系與織物染色深度和pH的關系并不相同,說明上染到纖維的茶色素的顏色與多酚結構、金屬離子的種類及絡合有關,與染液的P H無關。
2.2.2 染液濃度對織物K/S值的影響
織物染液濃度與K/S值的變化關系,結果見圖4、圖5。Fe²+ 和sn²+做媒染劑,都是以高溫高壓染色滌綸織物的K/S值大,織物的表觀顏色深度高;Fe²+ 媒染時,常溫常壓和高溫高壓染色織物的K/S難隨濃度變化的規(guī)律相同,K/S值隨濃度的變化較平緩;而sn²+媒染,高溫高壓染色濃度增大織物的K/S值增大的程度大。